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科普文章 > 文章正文

缺牙也是“残疾”!五个措施预防掉牙

作者:杨晓燕  来源:  时间:2023-08-25 16:59:40  阅读量:
“牙齿那么多,掉个一两个无所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对牙齿缺失不重视,事实上,牙齿比我们想象的重要得多。

牙齿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从医学上来说,缺牙算得上是“残疾”。在有关牙齿损伤的鉴定标准中,一定程度的牙齿损伤甚至能构成伤残。

如果是打架所致,按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相关标准:
牙齿脱落或者牙折 2 枚以上,构成轻伤二级;
牙齿脱落或者牙折共 4 枚以上,构成轻伤一级;
牙齿脱落或者牙折共 7 枚以上,构成重伤二级。
如果是交通事故所致,按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相关标准:

牙齿缺失或者折断 7 枚以上;牙槽骨部分缺损,合并牙齿缺失或者折断 4 枚以上;构成十级伤残。
上颌骨或者下颌骨部分缺损伴牙齿缺失或者折断 7 枚以上,构成九级伤残。
上颌骨或者下颌骨部分缺损伴牙齿缺失 14 枚以上,构成七级伤残。

如果是工伤,按照《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相关标准:
牙齿除智齿以外,切牙脱落1个以上或其他牙脱落2个以上;构成十级伤残。
牙槽骨损伤长度>4cm,牙脱落4个及以上;构成九级伤残。
牙槽骨损伤长度>6cm,牙脱落8个及以上;构成八级伤残。
牙槽骨损伤长度>8cm,牙脱落10个及以上;构成七级伤残。

如果意外受伤,买的意外保险,按照《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及代码》相关标准:
口腔损伤导致牙齿脱落大于等于8枚;构成十级伤残。
口腔损伤导致牙齿脱落大于等于16枚;构成九级伤残。

为什么“牙齿损伤”这么严重?这是因为牙齿承担着咀嚼、发音、支撑面部等功能,与表情、呼吸等生理功能,以及人类的美观和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牙齿一旦缺失,对健康、对生活都有着严重的影响。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诊疗指南(2022 年版)》,牙列缺损的影响主要包括:

1、咀嚼功能减退
咀嚼功能减退受缺牙的数量、部位和缺牙的持续时间的 影响,前牙缺失影响切割食物的功能,多个后牙缺失影响研磨食物的功能。

2、牙周组织改变
缺牙后久未修复,邻牙向缺隙倾斜移位可能导致局部咬合关系紊乱,甚至出现邻牙牙间隙、继发龋、牙周袋及牙周创伤等症状。

3、发音功能障碍
多个前牙的缺失对齿音、唇齿音、舌齿音的影响很大,主要影响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4、美观
多数前牙的缺失,特别是上前牙缺失,使唇部软组织失去支持而内陷,加之缺隙的存在,美观影响极大;而多数后牙的缺失,如果造成咬合接触关系丧失,面下 1/3 的垂直距离会变短,鼻唇沟加深,面部皱纹增加,面容苍老,对美观和心理影响均大。

5、颞下颌关节
长期、多数后牙缺失,且久未修复,有可能造成咬合关系紊乱及颞下颌关节病变。

此外,有研究发现,牙列不理想( 少于 20 颗功能牙) 的受试者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的风险要高出20%,保留更多牙齿及较高水平口腔健康,可以减少牙齿缺失带来的可能潜在的痴呆风险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另有一项研究发现,缺牙数目可能是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指标,并且随着牙齿缺失数目的增多,风险随之升高;随着年龄增加,风险增加。汕头口腔医疗中心提醒,一般在牙齿缺失之后 3 个月左右需尽早进行修复。

除了意外以外,牙缺失多是由于龋齿、牙周病等疾病导致,那么日常该如何预防牙齿缺损、缺失呢?做好以下五点,更好维护牙齿健康:
1、保持口腔清洁。
应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每次刷牙刷3分钟,睡觉之前刷牙比早晨刷牙还要重要,选择合适的牙刷,使用正确的刷牙方式;还可以使用牙线、漱口水等。
2、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注意饮食结构要营养均衡,多吃白肉、蛋、蔬菜、瓜果等有益于牙齿口腔健康的食物;尽量少吃高蔗糖及黏性强食品,不抽烟,少喝酒,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利于口腔清洁。
3、定期洁牙
刷牙可以去除牙菌斑,但即使我们再努力地刷牙,仍然有些顽固分子躲在隐蔽的角落发展壮大。稍不留神,牙菌斑就进一步钙化沉积变成了牙结石。因此为了确保口腔的健康,每年洗牙一到两次是很有必要的。
4、密切注意牙周疾病的早期信号
如果在刷牙或吃东西时,出现牙龈出血现象,要及早引起重视,因为这是牙周有炎症的表现,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查看龈下牙石情况,以及牙龈萎缩的情况。
5、及时治疗龋坏牙齿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牙齿缺乏自身修复能力,龋齿不能自愈,一旦形成龋洞,不可能自行恢复,而且细菌会不断破坏牙齿,引发牙髓炎,甚至导致牙齿无法保留。及时的修复补牙,能将牙齿坏掉的组织去除,再将缺损部位填补起来,避免龋化扩散加重。

今天是第七个残疾预防日,主题为“预防先天残疾,守护美好未来”。口腔健康,才能全身健康,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保护好每一颗牙齿,争取在80岁的年纪仍保有一口好牙。

参考资料
[1]《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2]《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3]《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4]《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及代码》
[5]龙瑞丽,郑浩,吴家媛等.缺牙与老年痴呆相关性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9,33(02):198-201.
[6]周团团,王冲,张丽贞等.心内科住院患者冠心病发病风险与缺牙数目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7,33(09):974-977.DOI:10.13701/j.cnki.kqyxyj.2017.09.016.

 

【文章为科普用途,非宣传目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医疗内容请以医生诊断为准,部分配图来源互联网开放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
推荐阅读
【微信扫一扫】 挂号/缴费/查询更快捷